科普:魔声耳机简史
2014-02-18 DOCS beats beats by dr.dre monster 魔声
一、Monster 起源
官网: http://www.monsterproducts.com/ http://www.monstercable.com.cn/cn/index/
Monster的创始人是诺尔·李(Noel Lee)
诺尔·李是一名非常聪明的商人,留着漫画书中的发型,但他也是一名无法行走的残疾人。
不过,凭借一部Segway两轮电动车,他仍然可以随意行动。
诺尔·李从1979年开始开发音频产品。
当时,他刚刚完成了工程专业的学习,并发现一个重要事实:音乐听起来的效果并未达到本应实现的最好水平。
以硅谷式的风格,诺尔·李在家里的地下室中开始了自己的事业。他试验了不同类型的铜线,以确定哪一种铜线能提升音质。
根据自己的试验成果,他创立了一家名为”Monster Cable”的公司。
Monster不断尝试吸引音乐发烧友购买该公司的产品提升音质,而这也成为了该公司的营销重点。
诺尔·李表示:“我们重新发明了音响线材的性能。”
而他的儿子凯文·李(Kevin Lee)则给出了另一种说法:“完美的治愈。”
Monster随后开始生产昂贵的HDMI线材和电压保护器。
诸如此类昂贵的非必需产品使Monster很快建立起了不太好的名气,但这也使该公司有能力开发质量出色的音频设备。
事实情况是,音频线材与昂贵的篮球鞋类似:世界上只有数百名专业人士需要最好的产品,而绝大多数其他人甚至不能分辨出昂贵产品的区别。
不过,这并没有成为阻碍:通过巧妙地说服用户以及对自身的宣传,诺尔·李建立起了一个“小型的帝国”。
这时的Monster仍局限于价格200美元的线材,而下一步则是音响设备。
Monster进军音响市场的时间太晚,HiFi的时代已经结束,许多用户习惯于电视机自身的音响,或者最多只会购买一个“回音壁”设备。
Monster的投资遭遇了失败。
不过,耳机怎么样?这绝对是下一类重要产品。
诺尔·李开始设计耳机的原型产品,并派儿子前往洛杉矶,寻求在高质量音频格式方面的合作。
二、Beats 起源
官网:http://www.beatsbydre.com/ http://cn.beatsbydre.com/
Monster的命运从这里开始变化:“有些时候,事情会以某种方式发生,这就是意外的价值。”
如果他没有前往洛杉矶与知名艺人探讨环绕声音乐格式,那么他永远不会见到Interscope的董事长吉米·艾欧文(Jimmy Iovine)。
Interscope最开始是对Monster音质的“喜爱”,随后则开始了解技术。
不过诺尔·李认为,艾欧文和Dr. Dre需要对行业趋势有进一步了解,他表示:
“Dr. Dre和艾欧文需要理解,现在为何已不再是音响的世界。
他们不知道人们为何不再购买音响。他们已拥有体积庞大的音响,一直在工作室中使用。
那么,为何不用耳机去替代音响?”
艾欧文想出了数码设备历史上最绝妙的点子之一,魔声Beats起步了。
第一次合作谈判,Interscope提出的收入分成方案是Monster无法接受的,而Interscope还虚报了低价。
谈判陷入了僵局,艾欧文带着Dr. Dre和他的娱乐行业转身离开,Monster成了孤家寡人。
然而6个月过后,Interscope营销主管史蒂夫·伯尔曼打来了电话。
Dr. Dre的团队希望与另一家音响公司SLS Audio合作,但并未成功。
伯尔曼想知道Monster是否还有兴趣为Dr. Dre生产耳机?毫无疑问,答案是肯定的。
不可能有两个赢家。
Monster最终与Interscope达成一项协议,促成了Beats品牌的建立,并开始销售耳机,
但他们也不得不吞下 一个苦果:Monster开发的一切相关产品的所有权都属于艾欧文和Dr. Dre,无论是耳机、头带、驱动器,还是遥控器。
即使是一片金属或一片塑料,只要与Beats有关,Monster都需要交给艾欧文和Dr. Dre。
Monster将完全负责产品的制造和销售,这将带来高昂的成本。
凯文·李表示:“我有一些受到了Dr. Dre的威胁。”
凯文·李随后尝试与多名艺人合作,推广魔声Beats耳机。
他希望使魔声Beats耳机摆脱专业级音频设备的形象,进入大众市场。
不过,这很难 做到。艾欧文对凯文·李表示,以音质为营销重点需要花很大精力,让消费者了解这款耳机需要很长时间。
因此,营销策略需要迷惑大众:Beats是最热门的耳机,声音将是特洛伊木马。
凯文·李表示,这正是Beats所做的,Beats耳机出现在了每一首MV中。
艾欧文则确保在Interscope制作的视频中出现这款耳机,从而对美国的视频观众进行潜移默化。
这一策略起到了效果。
Beats获得了数亿美元收入。
凯文·李承认:“年轻人前往百思买购买Beats耳机,这不是由于音质很酷,而是由于产品 本身看起来很酷。”
Monster逐渐将自身的定位从音响发烧公司转型为一家时尚公司。
魔声耳机在美国的领先地位已显而易见:在大街上,Beats耳机随处可见。
这款耳机能隔绝街头噪音,在长时间佩戴下不会令人感觉不适,而来自知名嘻哈歌手的光环使其他任何因素都相形见绌。
Beats耳机的质量或许被过度夸大,而定价可能过高,但耳机不是球鞋,而是复杂的、小型化的电子产品。
这一工程项目花费了数百万美元,其间诞生过许多款被放弃的原型产品,也曾经历过艰难的谈判过程。
三、争议与分手
如果去问问Interscope,他们会认为Monster不过是扮演了一些小角色,这样的角色并不比联邦快递和富士康重要多少。
不过,Monster完成了Beats耳机的制造,并让这些耳机进入到零售渠道。
Beats Electronics否认,Monster在Beats耳机的工业设计和音频设计中扮演了任何角色。
该公司表示:“我们有自己的工厂,控制了一切。音质一直是我们的关注重点。我们拥有专利的音频签名,这绝对是我们独有的。”
Beats Electronics CEO卢克·伍德(Luke Wood)重复过这一观点,但他也表示,所有各方仍是朋友。
不过,Monster仅仅负责生产的部分,并选择符合魔声Beats耳机音质的材料。
而Monster否认了这一说法。
该公司提供了一些机密的设计文档,显示了该公司在工业设计和音频设计方面所做的工作。
对于Beats Electronics声称拥有一切的做法,Monster感到恼怒。
诺尔·李表示:“他们甚至没有一名工程师。
毫无争议的,Monster设计了Beats耳机的音质。
他们告知我们希望什么样的音质,并做出了批准,
但实际上是我们设计了声音。”
之后HTC提出以3亿美元收购Beats Electronics的51%股份。这笔交易对Interscope来说是幸运的,但对Monster来说并不是。
对凯文·李父子来说,他们得到的不过是一些口头的安慰和一笔分手费,而Beats Electronics则拿走了一切:Monster在音质方面的所有工作、所有专利、商标设计,以及名称。
同一年,Beats Electronics摆脱了Monster,实现了5.19亿美元营收,在100美元以上高端耳机市场获得了64%的份额。
这不仅是一次流行趋势,而是对市场的征服。
目前已经很难判断Monster和Interscope之间的恩恩怨怨。
暂无评论